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从中兴遭封杀谈国运之钥(下)

2018-06-08 eNet&Ciweek

三、依赖进口影响了芯片自主研发

现在芯片情况有点像汽车技术。中国汽车自主研发之所以上不去,主要是美国不封杀,这导致国产自主研发汽车技术总是半死不活。

分析其中的因果关系,主要在于,芯片业的发展,与别的行业有一个重大不同,它建立在反复试错基础上,这一点与软件业的规律有点类似。频繁试错,在应用产业兴起前,是一个自然过程。因此美国芯片业在早期发展中,基本已经无痛地经历了这个阶段。但到应用发展起来以后,如果不封杀后起之秀,人们已经使用过更好的芯片,再让他替后来者去试错,人们就很难接受。

由于中国芯片兴起,已错过了市场培育期,因此除了军方使用外,民间市场基本不愿意使用。这时,美国先行者,只要稍微给一点甜头,持续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民族产业的技术开发就很容易垮下去。

汽车产业就是这样,如果美国、德国全面封杀技术,中国很可能自己就搞出来了。因为一直到上世纪末,中国人还在驾驶没有助动力、一开就咣当咣当响的老式吉普,这时国产车慢慢发展起来,司机还不会觉得怎么难开,还可以改进提高。外国偏偏不封杀,所以国产汽车技术发展只好自己垮掉了。最典型如,作为中国轿车工业的一个标志,上海牌轿车,由于长期遭不到封杀,终于在1991年11月25日下午2点30分死亡。

有人会说,你是不是有毛病,难道还希望别人封杀不成?但事实就是这样。

依赖进口肯定影响自主研发,中兴与华为就是对比鲜明的例子。中兴因为主要依赖进口,没有像华为那样投入较大力量进行自主研发。华为旗下的海思麒麟系列芯片,作为嵌入式MPU,目前已经能占手机市场13%,仅次于美国高通。

以这次卡了中兴脖子的基站芯片来说,国内基站芯片的主处理器并非没有,华为海思自主研制的ASIC,就是可用的。如果不是依赖进口,中兴其实本来也是有能力进行自主研发的。

中兴通讯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无论怎样坚持市场经济,全球化开放,都不能忽视自主研发。自主研发,也不等于不要对外开放合作,只是,合作不能变成依赖。

从面上说,中国芯看来一定要走自主创新之路。将来,高端通用芯片肯定是一个重点。具体到这次中兴事件涉及的技术来说,主要是在基站、光设备以及数据通信方面,要加强自主创新。

基站方面,中兴要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目前与南京美辰微电子合作,在中兴已处于小批量验证中。要学习华为的地方,在于要在战略上充分重视。中兴直到出了这次事件,还老讲自己是在整合产业链,不可能什么都去做,要有专业化分工。道理是不错,但也要看到,中兴没法与思科比,思科开得起皮包公司,什么都不自己做,但中兴不行。将来还想在这行里混,看来基站芯片是不得不做的。国家在这方面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帮帮中兴(不是指跟美国人谈判那种帮助)。比如,华为肯定不肯把海思技术白给中兴,政府能不能协调一下合作开发?

光通信模块芯片方面,现在可以找到国产化替代产品,中兴已实现中低端波分和SDH芯片自主配套,自主创新主要是要从中低端向高端发展。数据通信芯片,如路由和交换芯片方面,中兴已实现中低端芯片自主配套,将来也主要是向高端发展。现在全国从上到下士气正足,可以合作攻关。唯一担心的是,美国口头上说封杀,到时谈判忽然一松动,中国好不容易鼓起的气,一下泄掉。但愿不要如此。

至于手机领域的芯片,让中兴都自己开发也不现实。这也不是中兴一家的问题,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问题。中美之间早晚会以大会战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美国不找上门来,中国早晚也会主动出击。

如果打起持久战来,中国除了需要统筹技术力量,还要考虑把市场力量一起调动起来。中国大不了晚发展几年,最后肯定能跟上来,而美国公司马上就会面临断顿的问题。对那些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的美国公司,如果不配合,可以考虑,谁起哄最积极,谁就最先被饿死。

四、自力更生与开放合作之间如何平衡?

中国在芯片问题上,需要做最坏打算,但本意不是为了跟美国斗狠。芯片竞争是一场长跑比赛,要终始有理有力有节。

下一步要认真考虑一个问题,如何在自力更生与开放合作之间把握平衡。

一方面要看到,芯片不同于两弹一星,它有大量民用空间。在正常市场经济条件下,开放合作有利于获得质优价廉的芯片,有利于国内信息化应用。从一定意义上说,芯片,乃至整个信息技术产业,是局部,而国民经济信息化是全局。冲动是魔鬼,凡事要想全面。从这个角度说,开放合作但凡有可能,始终不能放弃。

具体到这件事,在行动之前,还要看到一层。美国芯片业是什么态度,表面上,他们现在取得了一致。但是不是真一致,过一阵看看行动,才真的看得出来。中美真的在芯片上叫起板来,受伤的美国企业,可能并不是特朗普的选票基础。那么,民主党为什么要配合他呢?就拿中兴所在的这个产业来说,国际上的水是很深的。中兴的那些美国同行,他们过去绕比特朗普聪明的总统,都绕过去了。赶上特朗普应该更不在话下。真的判定两党统一对付中国,再出击不迟。另外,如果英国ARM与中国全面合作,美国芯片将赔了夫人又折兵,从此由盛转衰。

另一方面要看到,从长期观点来讲,依赖进口,国产芯片在民间市场的占有率就会较低,不利于自主发展;自力更生,虽然初期市场效益受一定影响,但从长远看,会降低整体技术应用门槛。这是不管美国制裁不制裁中兴,都成立的道理。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向韩国人学习。明明韩国车不如德国车、美国车、日本车,人家就是敢买敢坐自己的车,最后韩国人自己的现代车发展起来了。中国人为什么不行?恕我直言,国产芯片上不去,首先不是生产、设计一方上不去,而是用的一方不敢往上冲。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为什么长期以来对此态度暧昧?我在这里不想点具体的事,希望有关部门反思。

在此只提一条正面的建议:组织部门要正式推出使用国产芯片的免责条款。免除某些人怕丢官这个后顾之忧。这比给芯片业投一千亿说不定还管用。

综合考虑以上两个方面,正确态度应该是:第一,在开放合作中,要从战略角度坚持自力更生,考虑长远;第二,在坚持自力更生同时,要充分顾及市场应用,顾全大局。

中国芯片的未来创新之路要走好,有三条建议:

第一,要举国之力倾力打造高端通用芯片,国家和地方基金,除了支持集成电路代工、存储制造项目外,要加大芯片设计等基础研究投入。过去都偏到一边去了,想必经此惊吓,大家也看清楚了。

第二,要用机制保障,提高创新成功率,降低创新风险。一是借鉴海思-华为的成功经验:海思算是中高阶芯片有所突破的成功案例之一,加强以大企业为主体支持创新,降低风险。阿里投中兴背后的中天微,国家可以推一把,干脆把国家工程落在这里,借一下大企业的力。二是通过军民融合,降低创新风险。

第三,从国家或者政府层面,可以想办法建立终端和高端芯片厂商联动机制,发挥终端市场优势带动芯片产业发展,加速国产中高阶芯片的开发和商用进程。这一点已有多位两会代表提出,没有引起充分重视,在此再呼吁一下。 

奇平-1_副本.jpg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ciwe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