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第四”的路由原理

2017-03-31 eNet&Ciweek

111.jpg

我研究互联网多年有个体悟:《论语》=路由器,相对于互联网之道,多之一分则肥,减之一分则瘦。信任不信任互联网,要先弄清互联网是什么。哪些是别人乱利用它,哪些是它本身应有之义。路由器和《论语》中有的,才是互联网的;没有的,就不是互联网的。许多人自以为懂互联网,在我看来还不通门径。这是我带大家系统重温互联网发动机原理,“回到初心”的原因。

《论语》看待世界,是迄今世界上唯一与互联网思维从根上相通的思想体系。通就通在,孔子是网络思维,而非原子论思维。西方思维,几乎全部是原子论思维。从路由器角度讲,就相当于看网络,只看节点(原子),而对边(连接,即关系,“仁”)视而不见。把节点与边合在一起看的观点,从数学上叫图论,在技术上说是路由原理,在社会上叫《论语》。它们都是通的。与西方思维最大差别,在于都内含“邻接”意识。我们结合《论语》“里仁第四”具体来体会。

1、孔子与代数图论的相同出发点:思考邻接矩阵的零摩擦问题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在这里通“邻”(所谓邻里关系)。里仁为美,是说邻以仁为好。孟母三迁,要为孟子选择好的邻居。择不处仁(选择的住处邻居不仁),怎么能教育出孟子这样有智慧的人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道理人人都知道。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隐含的前现代与后现代隔代遗传的思维元模式(波粒二像性的思维方式)。为什么在《论语》中有大量言论都与邻有关,就象路由器言必称邻接,图论一上来就讲邻接矩阵一样。

近现代人解《论语》,以为仁(对应量子力学中的“波”)就是利他、联系、社会关系甚至博爱。实际脱离了《论语》那个时代事事以“邻”为前提这一思维特质。《论语》本意是想说,仁是以邻为前提条件的社会关系。而工业化、现代性中反对的正是邻(代表对等透明而生信任)。以为邻这种关系类型(熟人关系)是社会化的对立物,应该用生人的信用替代熟人的信任。

我们经常把边(波)错误地理解为利他、联系等,认为西方思维是有这种意识的。这里没有区分生熟(非邻与邻),实际上西方思维有近五百年谈论关系时,背后没有邻接这一语义。而仁却别有所指,它与图论中的边如出一辙,特指以邻接的方式连接。

我们用代数图论(它是路由器的数学根据)来说明:设G是一个图,G的顶点集记为V(G),边集记为E(G).设u,v是图G中的两个顶点,u和v在图G中的距离,记做dG(u, v),是指在图G中u,v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点u在G中的邻域记为NG(u),即u的所有邻居构成的集合,这些邻居的数目称为顶点u的度。代数图论分析网络的两种基本关系,关联矩阵表示图的顶点与边的关系;而邻接矩阵表示图的顶点与顶点的关系。图论讨论网络的性质时,一开始就把有邻接还是无邻接,当作一个原则问题。对应现实,报纸不需邻接传播,而谣言只能邻接传播。就是因为二者的邻接矩阵有本质区别。

这里,我们可以赫然看出孔子大量谈论邻的问题,实质上想的就是图论(从而路由器)的基本问题。道理很简单,启蒙理性强调的那种不讲邻的社会关系,达成秩序的成本太高。孔子、图论专家、路由器想的核心问题,都是社会关系如何降低摩擦力,以降低治理开支。

2、孔子以邻为本进行价值评估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这里孔子在谈论对事物进行价值评估时的原则,一切都要以仁为依据。路由器的互联互通,来不得半点的虚的。如有断点(择不处仁),必须另择邻居代为续传。不能抽象地联。

路由器处理的是技术上的邻接,而孔子谈的是社会上的邻接。上面说仁以邻为前提,因此《论语》判断善恶好坏,从来不是抽象的。须与“久处约”、“长处乐”联系,经受这种形而下情境的考验。薄伽丘《十日谈》总写教士偷情,就是讽刺西方人总谈抽象善恶,一到具体事就穿帮。

“朝闻道,夕可死”极言“道”(普世真理)的当下性、此在性。中国常讲不干涉别国内政,就是一种东方思维,认为没有抽象普世价值,必须“邻”在具体情境上,一单归一单,不能到处乱套。路由器就是这样处事的,反对任何超级节点,说自己永远第一,优先,让别人顺着自己,因此互联互通才和谐。路由器讲最短路径(最短就是邻)优先,邻居优先。先处理好邻居之间的关系,再谈全球化(《论语》称为“天下”)。

3、《论语》通过忠恕来讲义利


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义之与比”,这里的“比”,是比邻之比,就是邻接矩阵所说的邻。孔子这里再次提到邻接。他认为仁这种互联关系(图论所谓“边”),与义一样,须视情境而定分寸,过犹不及。西方说的义,是大义灭亲那种普遍正义;而对于仁来说,不能大义灭亲,因为亲是更邻近的关系,破坏了亲,会破坏义本身。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的实质是对等,不能搞双重标准。在图论中,对等是邻接矩阵的基本问题,也是路由器处理最短路径优先中的原则。路由器讲点对点的对等,不对等,有人霸着路,路就会堵。这是建立信任关系(零摩擦关系)的基本原则。

为什么“放于利而行,多怨”呢?因为这里的利也有特指,不是利本身不好,而是特指损人利己之利。它不好是因为不符合恕道,不能达到利益对等均衡。同理,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也不是指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孔子其实是在说正当不正当。例如儿子不举报老子,就是义。

提到原则高度的邻,代表的是信任、信息透明、关系对等。一个缺乏邻接结构的社会,因为互不信任,摩擦力大,制度交易费用高,治理起来会非常费劲。孔子提“礼让为国”,就是建立在把社会治理成一系列邻接矩阵基础之上的,否则就只能靠刑来“维稳”了。这里的礼,强调的是因邻接而生的自组织(自我约束),而不是冷漠无情的形式(外在约束)。

4、孝:自然邻接中的远近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前面说过,孝是一种自然邻接(基因邻接)关系现象,孔子通过孝来阐发的,往往是处理邻(近)与非邻(远)关系的道理。“父母在,不远游”,是在说要以父母为邻接的参照点。

路由器始终在处理节点连接过程的远近关系,由近及远;图论也一样,把邻接矩阵当作讨论全局问题的出发点,都有“父母在,不远游”的类似意思。

5、孔子谈知行合一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往往把知(言),当作远;把行当作近(邻)。反对过虚而不实。

孔子对笛卡尔式的思维持高度警惕态度。以二律背反为特征的原子论思维,用《大学》的话来说,问题出在不诚,不信。由于没有邻接的“实事”进行自我约束,最容易言行不一,出现说一套做一套的问题;而相反,“以约失之者鲜矣”,社会诚信的基础,就是从我做起,建立邻接约束机制,从社会细胞上建立信任的微观结构。这也是互联网的使命。

6、孔子的图论:邻接之道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请注意,孔子这里再次提到了邻。孔子与康德的道德理念是完全相反的。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给至善的定义,是“纯粹实践理性客体的无条件的总体”。邻恰恰是条件(情境,上下文)。“德不孤,必有邻”是说,至善是有条件联接(“仁”)的邻接矩阵。德之所以能让人在社会关系中不陷入原子孤岛状态,是因为它有一个这样的邻接矩阵,在这个叫网络(或“图”)的矩阵中,路由协议(孔子称为“礼”)将被每个节点从其切身相邻的上下文中得到理解。子游补充的意思是说,邻也不能过近,否则反而会“疏”,所谓物极必反。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ciwe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