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的2012年,有人曾在第十届中国互联网经济论坛上做出十个预测,这些预言今天看来均已变成现实,包括RTB呈爆发性增长,程序化购买急剧增长,人群购买将成为标配,视频发展空间巨大,手机即将起飞,大数据将成为核心竞争力等等。
2016年11月23日,在艾瑞上海峰会上,他再次围绕现在与未来,分享了关于程序化TV的精彩洞察与观点。他,就是互动通控股集团研发副总裁顾以文(William Gu)。
谈起最近比较关注的程序化TV话题,到底什么是程序化TV呢?顾以文认为,程序化TV是以技术实现的自动化及数据驱动方式购买与投放到电视内容中的广告。这包含数字电视广告投放于互联网、移动设备、上网电视,以及通过机顶盒投放的有线电视广告。程序化TV并不等同于程序化电视,也不等同于程序化数字。程序化TV广告的载体从普通电视、智能电视到PC、平板、手机、游戏机、户外屏幕,兼容并蓄,无所不包。
随着数字屏幕日趋多元化,使用时间碎片化,TV广告的现状如何,广告主又面临着怎样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顾以文从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出发,总结出四个问题点:传统电视媒体的效果衡量标准GRP已经不能满足新渠道的要求;无法实现跨渠道、统一的电视及视频投放管理及联合控频;无法使用超越“人口属性”的数据进行投放,更不用说实时优化;人工购买流程繁琐,效率不高,并且容易出错。
在不远的未来,程序化TV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又将走向何方?根据IAB美国互动广告局的数据显示,程序化购买已经走过PC和移动广告的时代,正在进入在线视频媒体阶段,未来将向智能电视和直播电视迈进,要实现这样的跨越需要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程序化广告发展的内在动力,就在于业界各方对解决前文提到的四大问题点的迫切需求,程序化TV将优化人群定向,通过自动化工作流程提升效率和正确率,通过大数据及新型监测指标提升库存价值。
聚焦程序化TV,互动通主推程序化视频广告平台hdtOTV,聚合国内一线优质视频媒体资源,可实现跨媒体联合频控,通过互动通数据管理平台hdtDMP收集的跨媒体TA人群数据,以及第三方平台人群数据的接入,帮助广告主增加目标人群的有效覆盖,同时,降低独立访客成本(CP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