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一下马云首次系统阐述的eWTP设想,确实是放了颗迄今为止最大的卫星!

2016-04-12 eNet&Ciweek

马云提出的一个名为eWTP的设想,即Electronic Worldtrade platform ,世界电子贸易平台——建议帮助中小企业、妇女以及年轻创业者们更方便地进入全球市场,值得再次关注,深度关注。 有人说尽管这一倡议听上去激动人心,颇有点互联网版一带一路的味道,但不禁让人想起了那个拖累摩托罗拉的“铱星计划”。当时如日中天的摩托罗拉企图通过“铱星计划”让用户在时间上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够拨打卫星电话。然而当1998年铱星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时,手机已经完全占领了原本属于卫星电话的市场,铱星公司由此不得不宣告破产并终止铱星服务。但想想看,他不是马云吗?他放的卫星,哪颗掉下来了呢?迄今还没有。 但eWTP设想的提出,的确可以说是马云放的一颗迄今为止最大的卫星。这并不是说他的这一设想象一往一样不切实际、夸大声势,想想看因为这项计划有实现的可能,但是我们这代人可能见到它成为现实的那一天吗? 以理科生的思维,实现eWTP 计划,首先应当思考以下两个基本问题: 1. 没有连上互联网 就没有eWTP 这一设想的最大亮点自然是它能够为全球的年轻创业者、中小企业、发展中国家妇女提供更多机会。 但是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eWTP是一个电子贸易平台,它仰赖的,是高速且便捷的互联网,那么使用eWTP的一个首要前提便是该地区拥有互联网络。但是有关数据表明,尽管目前全球有至少94%的人口能够接受到手机信号,且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速度更快,但仅有28%的人口使用上了移动互联网;同时,在发达的亚太地区,已经有99%的人能够接收到3G信号,但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仅有35%人口有3G信号,迄今为止,仅有8%的人口在使用这些信号。 因此想要实现eWTP 摆在马云面前最大的一个问题便是如何解决全球互联网连接。这不禁使人想到了谷歌那些正在偏远地区方飞上天热气球,这家开始“做正确的事”的公司,企图通过利用热气球传递WiFi信号的方法来解决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联网问题。但是这些热气球们目前仍旧只是出于实验阶段。 同时在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架设完成之后,还需要解决的是如何鼓励当地的居民上网。据调查,影响这些地区人上网的因素有二,一是价格,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快带资费占到居民月均收入10%甚至更高;二是内容,是否有当地语言版本的有趣、有用的内容。 在网络问题解决之前,eWTP只能成为一个看上去很美味却只是画在纸上的大饼。 2. 电商真的有那么重要么 众所周知的是,以淘宝为首的电子商务,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发展的如此之迅猛,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其廉价且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了这些廉价丰富的劳动力,我们能够很快的形成一个缜密的快递物流网络,四通一达和顺丰能够在短短几年之间,成为横跨全国深入乡镇的庞大企业。 然而这一切放在世界范围内还能够成立么,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可以看到,在全球范围内,尽管电商已经成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其重要性与地位远不如国内这样举足轻重。甚至就连亚马逊这样的全球性电商公司,也尚未深入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也无法像马云一样,能够影响一个国家的政策,或者同国家领导人商谈经济发展趋势。 要想建立eWTP这样一个连接全球的电子贸易平台,除了联网之外这一基本要求之外,更需要的是一个细密、广阔的覆盖网络,它不仅仅只能够覆盖那些水泥马路能够到达的地方,更需要覆盖那些只有泥泞小路、甚至大山深处的村寨与部落。我们不能够仅仅因为看到了中国电子商务的蓬勃就去认为全球电子商务也同样如此举重若轻。其实电子商务就如同其他经济形态一样,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环而已。你看香港经济繁荣了那么多年,没有亚马逊和淘宝照样过得很好。 结语 在实现eWTP之前我们要做的仍旧有很多。我认为,对于组织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电子贸易平台而言还是为时尚早。 但,别信别的,还是要信马云的!最值得思考的是,他到底为什么总能那么超前呢?卫星放的越来越大,而且每颗保证都不会掉下来!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ciwe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