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连马云也不能解决的谜团
2015-10-14
eNet&Ciweek
在这个社会混,不论你是否真的懂互联网,哪怕是捡来的几个互联网名词,只要你能够随时挂在嘴边,大到各种会议,小到朋友聚会,都能证明你在与时俱进。这就像你在VC圈里混,你需要不时冒出几个英文单词一样,借以证实自己是社会的主流。大家都以阿里的马云先生为榜样,立志创建一家伟大的互联网公司。各种投资和互联网概念催生了互联网战国时代,出现网联万物的创业梦。
互联网方便生活
躺在床上,走在路上,动动指尖,想要的东西很快就会按地址送到。这在10年前根本不敢相信,以前只能在神话故事里面才能看到。而今,互联网已经成了我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公开信息,仅阿里2014年双十一节单日破350亿元交易额度。
看不见的诚信危机
当大多数互联网企业背负投资方的业务压力时,快速攻城略地以达到行业一哥江湖地位,然后IPO上市退出。步伐太快,难免会扯痛蛋。网络属于新兴的商业形式,无法与成熟几千年的线下模式比,不管是政府法制还是企业制度都存在不可预见性的各种问题。从阿里2011年出现的“欺诈门”,直接导致当时的CEO卫哲引咎辞职。即便后来大多数平台都开启了很多应对措施,比如阿里实施的商家消费者评价等级制度。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各种造假依然难于制止。
1、 实际宣传文案与产品不相符
很多时候,顾客都会发现打开的页面对产品描述的非常好,图文并茂,让你有马上购买的冲动。然而,等你产品到家的时候,扯开包装一看,差距十万八千里。
2、 用户信息及隐私被泄露
部分平台为了扩大收入,一则会默许第三方合作平台对客户信息进行抓取,有的干脆直接用来售卖。
3、 商品未及时送达
网上购物最让人头痛的莫过于,怀着兴奋的心情去购买,然后每天在期待中度过,左等右等不到,直到心灰意冷时它才姗姗来迟。或者就是,等你在家时它不来,等你外出办事时,快递小哥才通知你货已经到了门口。
4、 售后承诺难于兑现
商家为了赢得客户的购买行为实现,一般都会采取很多承诺。然而这些承诺大多数都是游离在制度外的营销手段,等产品出现问题时也就是能拖就拖,多采用时间战术让投诉者失去耐心而放弃。
5、 利用网托刷单
普通消费相比,网购的劣势是通常无法直接看到商品,因此他人尤其是已选购同类商品的消费者,就成了他们参考的对象。一些商贩利用消费者的这一心理,雇用“网托”或让网店工作人员充当“网托”,通过网络进行商品宣传,一些“网托”还替网店刷信誉,只要网店店主付钱,他们就会与店主进行虚假交易,给店主好评,用这种形式帮网店刷信誉,评语也写得十全十美。有些公司为了制造假信誉,会专门为员工设立专项基金。
用户信任体验是这么搭建起来的
小的生活用品可以通过刷信誉赢得回头客,那么大宗产品交易却没有那么容易。消费者一般很难接受把几十万的资金打入一家网络平台的账户。专注化工原材料B2B交易的有料网就在默默为行业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10月13日500吨NPE-10抢购活动中,陈小姐一次性从网上抢购6.45吨材料,并且一次性转账支付。后来沟通中得知,陈小姐是通过百度搜索采购硫酸铜,有料的服务和产品优势打动了她,让她有了一次满意的购买体验。同时,有料工作人员主动询问她还有什么帮助的时候,她说需要NPE-10,当时有料工作人员建议她当时不要购买,可以参加抢购活动,为顾客省钱的行为也让她对有料产生了信任感。当然,赢得客户好感除了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外,让客户验证企业三证及投资方公告也是关键。服务好每一个用户,注重客户互联网口碑,这是互联网交易平台可以向有料网借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