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点亮我们未来生活
2015-03-25
eNet&Ciweek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会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城市社会。城市化虽然给人民生活水平带来了提高,但城市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却越来越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首先,城市发展日益受到土地、空间、能源和清洁水等资源短缺的约束,城市人口膨胀、环境保护等问题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用“智慧城市”等新的手段来解决。
何谓“智慧城市”
第一,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智慧城市的服务对象面向城市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它的结果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提升和完善,终极表现为人类拥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智慧城市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是城市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智慧城市将成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作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达到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企业经济竞争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体现了更高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创新精神。
第二,智慧城市,是具备互联交通、充分整合、协和运作、创新发展能力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环节,就是加快建设智慧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系统。通过加强就业、医疗、文化、安居等专业性应用系统建设,通过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将有效促进城市公共资源在大城市范围共享,积极推动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高效运行,在提升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
第三,智慧城市,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将有力推进物联网、低碳、节能、环保等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吸引聚集一批知识密集、信息密集、创新密集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而且能够通过新兴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加快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开始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美国、瑞典、爱尔兰、德国、法国,以及亚洲的新加坡、日本、韩国,然而大部分国家的智慧城市都处于有限规模、小范围探索阶段。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高速期,新城开发是未来10-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而智慧城市必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的“智慧城市”正是基于这个背景提出的。
从2012年开始,我国在行业信息化市场保持了高速发展。智慧城市、政务公开、三网融合、行政审批改革、政务云平台、民生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成为主要驱动力,平台型项目的普及推广体现了电子政务从单一机构应用到跨部门的整合协同,再到社会参与公共治理的理念。据不完全统计,现有30个以上城市已提出了具体的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和行动方案,甚至有些地区把智慧城市建设列入了“十二五”规划,如宁波、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武汉、株洲、佛山等。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展开,推进速度较快的已进入建设阶段,其他城市也开始进行规划与设计等。智慧城市的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智慧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包括物联网建设、云计算中心建设等等,实现数字化,才能谈智慧化的问题。从服务性来说,城市管理、城市公共设施、基础服务设施的数字化最为关键。 第二阶段是融合的智慧城市建设阶段,将来源于不同领域的城市基础服务信息实现基础性的互联和互动挖掘,籍以形成泛在的城市服务。第三阶段是智慧城市的内生发展阶段,实现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便捷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慧化表现。建设智慧城市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有的城市可能需要2、3年时间,而有的城市可能则可能需要10年甚至更久,但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就可以全面推荐,也可以重点突破。
建设智慧城市主要方面
智慧城市目前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能源、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政务等几个部分,未来仍将继续拓展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智慧交通
智慧交通就是要把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载工具和交通参与者综合起来系统考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交通工程等多项高新技术的集成及应用,使人、车、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新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解决交通问题的方式就是智能交通系统。
智慧医疗
智慧医疗是医疗信息化的重要研究方向,它融合了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技术,以“感、知、行”为核心,旨在建立一个智能的远程疾病预防与护理平台。“感”即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利用多种传感器实时跟踪各种生命体征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技术传送到医疗数据中心,然而如何能够长期、精确、便捷、及时、无创地采集各种人体关键生命体征数据是一个巨大挑战;“知”即利用大数据存储与处理平台,应用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理论对医疗历史数据进行建模与分析,如何从大数据信息中挖掘关键生理特征,可靠、快速、高效地发现早期疾病和预测健康风险,也是一个巨大挑战;"行"即将实时跟踪与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通过云服务的方式提供给医务人员作为诊疗参考,或为终端用户直接提供医疗护理方案。
智慧生产
“中国制造”已经在全球制造业中扮演重要角色,但一直以来,却不能摆脱“低端”的标签。随着劳动力、原材料、能源成本飞涨,以及招工难等现实问题的凸显,“中国制造”开始面临巨大挑战,利用自动化和信息化手段改进制造过程、寻求产业升级已经成为了中国制造从业者们的普遍共识。
在传统的制造执行系统中,任务单、岗位指导书都是通过人工下达的,机械装备由人工操作,生产情况统计也要人工输入汇总。不但需要的工人多,而且生产效率不高,容易出现错误。未来,传统的制造企业都将向“智慧工厂”转型,用自动化和机械设备代替人工,加工制造过程完全靠设备完成,这些设备还可以互联,人员、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实现管控一体化。“智慧工厂”的三大特征:首先是基础设施高度信息互联,包括生产设备、机器人、操作人员、物料和成品;其次是制造过程数据具备实时性,生产数据具有平稳的节拍和到达流,数据的存储与处理也具有实时性;再次是可以利用存储的数据从事数据挖掘分析,有自学习功能,还可以改善与优化制造工艺过程。”
建设智慧城市之引擎-云计算
云计算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服务模式和计算模式,可以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按量计费,达到按需索取目标,最终促进资源化,促进分工专业化,有利于降低单位成本,促进网络业务创新。同时,云计算也为解决智慧城市中大规模分布式数据管理、面向服务应用集成、快速资源部署等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手段,助力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为助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发展,为智慧城市厂商提供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展示平台,为优秀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应用推广提供传播平台,为智慧城市建设者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搭建交流探讨平台,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作为中国智慧城市规划先行者,特启动“2014年度中国智慧城市优秀解决方案评选活动”,为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不断涌现的创新产品、应用系统与运营平台提供展示机会,集聚行业力量推动智慧城市与智慧产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