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投机构的“共振”说
2015-03-25
eNet&Ciweek
近年来,中国的创业浪潮汹涌澎湃,创业不仅是一种事业追求,更是一种人生理念,一种社会时尚。作为一名优秀的风险投资家,既是帮助创业者实现他们的梦想,也是在借助创业者实现自己的梦想。
回首 2014,各种创业公司称融资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报道头条充斥着各大网站的要闻。当然,也不乏听到投资人的抱怨之音:“今年项目太贵了,稍微靠谱的项目各种的坐地起价。很多不靠谱的项目也张口闭口就要融个几百万上千万美元。有一些企业刚融完一轮,马上涨价几倍进行下一轮融资。简直太疯狂了!”
创投的本源是什么?就是寻找最伟大的企业,寻找最有投资价值的企业,这才是创投最根本的竞争力。
既然谈及本源,那究竟该如何去寻找项目?作为创业者,又该如何吸引投资人的目光和关注?其实这更像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你需要貌美如花、性格温和,我有宽广的胸怀和雄厚的家底,双方一拍即合。
在国内的创投圈里,有一句十分流行的话,投资只有三个标准:第一是人,第二是人,第三还是人。即投资就是投人,投团队。那什么样的团队才能受到VC们青睐,却是见仁见智,从来没有统一的标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也是中国本土VC的真实写照,在投资界要找到怀抱资金、面带微笑的天使太难,而在芸芸众生中要找到可以托付的创业者也着实不易。投资的时候,VC们最看重,却也是最看不透的,就是企业的管理团队。即使你是穷尽天下相书,拜访名山相师,也无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而如何判断一个团队是否值得投资,是VC们最花心思的地方。
寒冬泡沫是否濒临城下?
当众多投资机构都抱怨项目太贵,抢项目太凶,项目的融资额虚高,“泡沫论”“寒冬将至”成了流行语。还记得当年荷兰郁金香泡沫吗?买一份郁金香第二天转手就能翻番。
创投现阶段究竟存不存泡沫?如果有泡沫存在哪里?什么时候会破灭?未来三到五年哪些投资领域会博得头彩?创业者应该聚焦在哪些地方?
去年9月份,经纬(中国)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泡沫就在那里》,当天,国内所有创投圈人手机都让这封信刷屏了。信中,他表达出了对当前互联网领域创业融资热潮的种种担忧,作为本土创投圈活跃的投资人,他的一番“泡沫”论无疑颇有分量。
随着阿里上市和互联网思维的渗透,传统企业面临着互联网的全面冲劲,很多传统企业都主动寻求变革和转型升级,有一部分传统企业最直接拥抱互联网的办法就是对互联网公司进行投资,因此TMT投资圈总体热钱涌入。加之,O2O是和传统行业结合的,具备优化甚至颠覆行业的潜力,因此潜力和期待都会让其估值很高。
按照蓝海战略,很多时候越是泡沫的时候,越有一部分优质的创业团队被投出来,主要还是很多投资人有独特的卡位,不跟风,比一般的投资者看的更远,因此那些当年所谓的高冷的方向,当被大众接受的时候,很多投资人早已赚的金盆满满了。因此投资人对产业链和行业的深刻了解和洞察极其重要。
大树底下好乘凉
创业者作为时代的弄潮儿,有着广阔的天地,只要找准了正确的目标,并且坚守目标,善于和投资人打交道,善于利用社会资源,最终一定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那如何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投资人呢?就像业界比喻的,这个过程就像恋爱、结婚。首先要确定择偶标准,然后创业者去见投资人,想办法搞定投资的过程就像设法搞定心仪的女孩一样。企业融资过程大概需要经历十个主要阶段。而从投资机构做业务的方法论来说,一个融资过程大概要经历两三百个节点,每个工作节点就是一个风险点;一旦哪一个风险点没控制好,融资就可能会夭折。
毋庸置疑,任何一个创业者都希望能够得到风险投资的帮助,更希望自己的公司在未来的某一天上市成功。所以,很多人一说到创业,第一个念头就是写商业计划书,第二个念头是找风险投资,第三个念头就是公司要上市。不过,事实的真相是,新创企业中能够拿到风险投资的不到百分之一,能够上市的更不到千分之一,而上市后还能基业长青的则不到万分之一。
现在,创业的门槛越来越低,竞争者增多,找到投资的难度加大。创业者应当了解投资人需要什么。
如今创业者和投资者两种力量都在快速增长,最重要的是理念上的认同。创业者在找投资之前,最好通过投资商公布的资料,如投资阶段、投资领域,找到与自己的商业模式、发展阶段、团队实力相匹配的投资商。
投资人大多恐惧冒险。宁可错过机会,也不愿投错一个项目。创业者要大气,把真实的信息公开出来给投资人。对投资人要主动跟进,耐心细致,把投资人当做是公司里最大的客户。
理想的风险投资人与创业者关系,应是一种和善友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不断沟通的专业关系。创业者应该明白,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有限,如果没有风险资金加入,他很可能丧失竞争力、错失市场良机。风险投资人有权了解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但不应越俎代庖。风险投资人的角色应该是董事或者顾问,即对事关企业方向和策略的重大决策发表意见并参与最终决定,但对日常事务的管理则没有必要干预。
创业太艰难,所以坚持走下去的创业者才有成功的可能。有多少项目成功了,就有多少百倍于他们的项目在默默的死掉。而且创业残酷的地方是有时候就算你做对了所有的事情,可你仍然很难成功。所以坚持很重要,创业者的韧性是极其宝贵的品质。最好的企业一定是那些遇到困难不怕,坚持不懈做出来的。
靠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必须依靠社会的力量,要借助社会的资金和外脑来发展,即善于整合资源。比如:马云哪里懂得互联网,他是学英语的。他为什么都能够成功,就是善于借助外脑。他哪有资金?也是借助外部资金。但是,要借助外脑也好,借助外部资金也好,借助社会的其他资源也好,都要善于打交道。
马云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功于价值观的成功。在马云创立阿里巴巴之前,就意识到了电子商务对未来商业形态的影响,并立下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在阿里巴巴获得软银孙正义的2000万美元的投资之前,他曾经带着团队在硅谷拜访了40多家风险投资商,结果全部吃了闭门羹,不少人给他的商业模式的评价要么是“这个方案太愚蠢了”,要么是“你想清楚了再来找我”。在风险投资商看来,这些从来没有人实践成功的想法确实有点疯狂了,还好马云遇到了同样有点“疯狂”的孙正义,谈了6分钟,给了他2000万美元。孙正义后来说,正是马云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价值观打动了他。
未来投资领域热点聚焦
风险投资是一个需要高智商、高预见性的行为,因此风险投资公司对于投资方向的判断往往决定着公司的命运。一旦风险投资公司在投资方向上出现误判,那么很可能会造成大量的资金损失。所以,在风险投资行业里,对于未来投资趋势的判断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未来3-5年哪些领域会成为投资热点呢?
一是O2O,移动互联网和LBS、本地化结合,将诞生大量的新模式;二是软硬结合、云计算、大数据方向,智能硬件虽然目前还处于很初级的阶段,但是未来的大趋势,必须去卡位。三是跨境电商。总而言之,现在中国社会和政府都在向“服务型社会”转型,凡是跟服务化相关的领域都有很好的投资机会。
创业者作为时代的弄潮儿,有着广阔的天地,只要找准了正确的目标,并且坚守目标,善于和投资人打交道,善于利用社会资源,最终一定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所以,做企业还是要踏踏实实的把事情做好。将小概率事件当作创业的目标,往往结果会失望。正是像马云和霍华德·舒尔次这样的人,他们当初的目标并不是要把企业做得多么大,而是要去改变人的生活。他们用价值观去驱动自己的企业,结果把企业做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