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互联网化应由谁主导

2015-03-10 eNet&Ciweek

qc
  其实汽车互联网化已经有些年头,如BMWiDrive,福特的Sync,但是其中有一个现象,由汽车厂商主导的汽车互联网化都各自为政,难以形成类似智能手机这样相对健全的生态。这样的情况直到去年才开始出现改变,Apple和Google分别推出了CarPlay和AndroidAuto智能车载系统平台,也获得了不少厂商的支持。
tt2
  互联网汽车前行路遇波折   但无论是汽车厂商主导系统还是互联网/IT厂商主导系统,他们都存在明显的局限:传统汽车厂商不具备开放的思维模式,不能从互联网的角度来设计产品,对于功能注重有余,但在用户交互和互联网应用方面却远远落后于时代。
t3
  而互联网厂商又不具备汽车底层的控制能力,这样的问题在AppleCarplay和AndroidAuto上都体现得十分明显,这两个车载系统并不能算是严格的车载系统,必须依赖手机或者平板来运行,所能实现的功能也仅仅是导航、通话、多媒体这样一些相对表层的能力,并不具备汽车本身的控制能力。这样的智能车载系统其实更像是给汽车加上了智能手机的功能,而并没有改变汽车核心驾驶功能的本质。汽车的控制权对于传统的汽车厂商而言现在还难以交出,无论是出于安全考虑还是利益考虑都是如此。
t4
  除了传统汽车厂商和互联网厂商,还有一些厂商具备着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就是类似高通、NVIDIA这样的技术方案提供商。特别是NVIDIA发布的DRIVECX和PX,可谓是给今年平淡无奇的CES增添了亮点。DRIVECX和PX借助TegraX1处理器更好的图像性能可以获得更为友好的用户体验,如3D导航界面,质感化的交互界面,当然这样的性能优势仅仅是表层,更为关键的是利用处理器的多通道实时视频处理分析能力和云端处理/大数据学习,对环境周边进行实时分析,从而实现完全自动化的自动泊车,甚至自动驾驶。
t5
  NVIDIA通过技术先导使优秀体验和强大功能的实现成为了可能,当然这个可能仅仅是可能,NVIDIA也没有充分的生态控制能力,必须给予Android底层软件平台和汽车底层的硬件平台。
t6
  人们往往将Tesla于Apple类比,因为他们都有很多的共通之处,虽然今日的Tesla无论在市场占有率还是盈利能力上不能同Apple相提并论,但它们同样都改变了一个行业的面貌,重新定义了一类产品,两者同样注重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同样都注重用户体验。   这样的用户体验实现,功能实现很大程度上都是得益于Tesla对于软件和硬件生态的高度掌控。在高度社会化协作的今天,完全自己实现整个供应链并非不可能,但肯定不经济。Tesla的电池由松下提供,这就如iPhone的处理器由台积电/三星代工一样,保持着对于生态有足够的掌控就足够,而没必要对所有事情都亲历亲为。只有这样的高度掌控,才能将硬件和软件完美结合,提供给用户更好的功能和体验。Tesla的模式相信能够给中国瞄准汽车智能化的企业一些启发。比亚迪、上汽以及意欲涉足汽车的乐视都有机会借互联网汽车超越传统的强势汽车企业。
t7
  未来汽车并非梦想   我们来展望下未来的互联网化汽车是如何形态:上班前,汽车依据你之前行为模式的数据分析提前启动汽车空调,你上车时就不会觉得闷热。上车后,车载系统会依据你的行为模式询问目的地进行导航,你可以使用自然语言进行交互操作。导航信息直接投射在挡风玻璃的HUD显示器,行驶路线直接绘制在实际的道路上,并用红线绿线提示减速和加速,当然HUD上不仅是导航信息和时速/转速,通过车载摄像头和雷达,对周边的行人,车辆和路牌进行识别,并给予必要的安全提示。并且在A柱这样的视觉盲区也会提示,形成全景座舱而不留死角。
t8
  在行驶途中,车载导航通过实时的路况分析,和其它互联网化汽车行驶计划进行大数据分析,预测在20分钟后东二环会堵车,它会重新规划替代路线。改走辅路后按时到达公司,在倒车雷达和摄像机的帮助下,汽车自动准确而快速的停泊在拥挤的地下车库里,连上充电桩进行充电。   下班是有暴雨需要去幼儿园接孩子放学,驾驶者用语音指示:我要去顺道借孩子放学,车载导航系统会重新规划路线。已经开始下雨了,天也越来越黑,车载系统会通过外置的光线传感器和摄像头感知情况自动控制车辆前灯,而不用用户人工干预。由于孩子昨天发烧去过趟医院,车辆体统也会通过数据挖掘来调整空调温度,这样能够更好的呵护孩子,避免发烧病情的加重。
t9
  漫漫回家路驾驶者已感觉疲劳,于是选择自动驾驶后打开娱乐系统,选择和孩子一起看昨天在电视上没有看完的新番电视动画。回到家后,汽车又连上充电桩,并检查车辆状态,提示里程数已近10000公里,询问是否预定下个休息日4S店的定期检查。   上面的想象看上去过于美好,以至于都让人感觉虚幻,但这样的展望完全是基于技术发展和商业上可接受成本的合理预测,而并非是异想天开,而且其中很多功能已经开始步入商用,因此这样的未来互联网化汽车值得期待。   结语:   技术的变革对于现有的成功者是挑战,但对于后来者却更多意味着机遇,就如中国机车一样,错过了内燃机车的黄金时期无力赶上,就直接重点研发IGBT实现跨越式发展,一跃成为行业的领导者。现在汽车行业也一样经历着从汽油机/柴油机到电动化,传统汽车到互联网化的变革,大家又基本回到同一起跑线上,因此现在对于中国车企而言,是最好的时代,最有希望的时代。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ciwe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