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崛起的中国特色

2009-09-22 eNet&Ciweek

  在朝鲜战争进行中的1952年8月21日,斯大林会见新生政权代表时,说了一番非常体现个性特征和民族特征的话:炮弹消耗与敌人之比1∶9是不行的,应是20∶9,必须压倒敌人。   在那个年代,崛起的唯一办法,就是靠炮弹,不管是卡秋莎,还是两弹一星。没有这些东西,就会落后挨打,更不用说体现大国风范。   60年过去,和平发展成为新的时代主题。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崛起,另一种大国风范。本期封面《民族品牌的大国风范—十大民族IT品牌崛起》,向祖国60华诞献礼,令我们生出无限感慨。   这十大民族品牌的崛起,伴随着与国民经济同步飞腾的历史,是建国以来(主要近30年来)国产品牌崛起的一个缩影。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中国和平发展的一个象征。从中,人们不仅可以把脉国产品牌的未来发展,而且可以把握中国和平发展的方式。   和平发展的第一大主脉,在于改革,在于发展市场经济。十大国产品牌,都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通过发展市场而形成的。它们对于中国竞争力提高正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平大国一定是经济大国。对中国来说,还有这样的含义:中国有信心、有能力,通过搞好经济建设,通过贸易而不是战争,通过品牌而不是枪炮,实现共同发展,和平发展。这是民族品牌背后特有的大国风范。   和平发展的第二大主脉,在于开放,在于融入全球社会。本期张静的《OPhone的使命》饶有趣味地展现了移动+OPhone V.S联通+iPhone这样一幅开放发展的具体图景。   60年前的一百多年,开放不叫开放,叫门户开放(Open Door policy),它与我们今天说的改革开放中的“开放”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指被动的开放,而后者是指主动的开放。   新中国成立前,德国人与日本人在山东打,俄国人与日本人在旅顺打,这些“客人”都是不请自来的。门户开放,把外国人放进来,不是中国人心甘情愿的。今天不同,联通把iPhone请进来了,与移动的OPhone进行和平竞赛,是基于自愿互利,是出于商业考虑。开放是自信的表现,中国和平发展,再也不会搞闭关锁国那一套。相反,中国产品还在不断源源涌向全球,在全球化中充分获得WTO带来的权利和好处。   特别有意思的是,OPhone与iPhone的PK,很可能要以谁更开放取胜。iPhone的长处在品牌,短处在开放度不够;OPhone正在推出开放的重大举措,借着本地市场优势,能不能赢在开放这一招上,对今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极富启示意义。   60年来,中国最值得自豪的事情之一,是把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这两件原来最不擅长的事情,变成了最擅长的事情,并且出现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态势。这说明有5000多年生存经验的中华民族,仍然具有强大的适者生存能力。   60年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世界不明白中国人站起来会做什么,现在看来,中国人站起来,正在开始做生意。中国与西方不同,做买卖与交朋友可以是同一个过程。用《三侠五义》第二十四回的话说:“买卖中的规矩,交易不成仁义在。”推广到整个中国特色则说明,发展是和平的内生变量。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ciweek.com